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在4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穩增長概括地講就是穩住實體經濟和穩就業,其中穩住特困行業又是主要抓手之一。
按照全國全省穩住經濟大盤會議精神和全市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部署安排,近期,全國各地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紛紛出臺一系列穩經濟促發展措施,并迅速開展便民利企的相關工作。
可以看出,在繁弦急管的政策精神中,關切重點多指向市場主體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因為它們是實體經濟構成中的大多數,經受經濟沖擊的韌性較差,但卻在發展經濟、擴大就業、活躍市場、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紓困政策必須以這些特困主體為主要對象。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大背景下,搜了股份緊緊圍繞“穩增長”這一核心抓手,啟動“3451工程”,招募鄉村振興“一縣一品”專賣店,補短板、鍛長板,爭取在各項激勵政策賦能下,實現實體經濟與行業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雙贏。同時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提升“一縣一品”市場競爭力,全面助推鄉村振興落地見效。
有專家表示,發展實體經濟不能只盯著工業看,省市區縣應錯位確定主攻方向,統籌政策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引導全域產業結構融合發展、“三產”融合發展,激活和帶動一批實體企業;其次,還要精準減負讓實體經濟輕裝上陣。不僅要降低實體企業稅負水平,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設備投資和升級的政府補貼力度等,還要制定前瞻性產業政策,為有前景、有潛力的實體企業釋放資源與市場空間。近兩年,國家政策與金融資源逐步向鄉村振興發展傾斜,發展“一縣一品”專賣店以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前景可觀。我們選擇在農村流通領域,以縣域特色商品交易市場為核心,構建起全渠道融合的“智慧市場場景”,通過搜了APP實現線上交易,再整合網絡推廣、助農直播、品牌運營等功能,集“三駕馬車”之勢,暢通特色農產品進城、創新科技下鄉的通道,實現縣域群眾增收致富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表時間:2022-06-15
文章配圖來源于網絡,如若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